中国是茶的故乡,饮茶在中国历史悠久,古人从日常生活到祭祀,朝贡,外交,安邦,茶文化一直贯穿其中,融合了禅文化与茶文化的禅修茶道,是中国佛教禅宗对中华文明,乃至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。
中央电视台《茶、一片树叶的故事》里有一段解说词说:“自古就有寺必有茶,僧必有茶之说!”茶的魅力如此之大,可见茶禅一味显然不仅在于茶的滋味香气,《禅修茶道百句三字经》里:“茶助道,身心轻”......
来到茶人世家,申时茶会现场,处处透着用心,义工们插花布场,备茶备器,净手摆放整齐,手工制作的素月饼,来自寺院的关怀与祝福,倍感温暖亲切。
茶友有序入场,主持祥明讲解茶会规则,在义工引导下,上座,调息,静心观看禅茶师们演练禅修茶道。
禅修茶道集禅修,茶道,音乐,诗词,养生,为一体......禅茶师闭目凝神,欢喜的微笑从心底流露。
茶园禅观开始了,安住当下,放下一切的杂念,奉茶茶师为大家奉上一杯杯清茗,从第一杯到第七杯,细细品来。
茶或从草,或从木,生于天地间,性淡泊,最宜精行简德之人。一杯喉吻润到四杯发轻汗,真实不虚的身体感受,到第五杯身心的通泰,内心平静的喜悦,原来自古寺必有茶,僧必有茶,不在贪其味,实是茶气茶性是调理身体经络和气息,安身宁心的良剂。回溯茶文化的渊源,从神农尝百草被发现,茶最早就是生煮羹饮,药用为主。申时茶会将茶的药理作用体现出来,让品茶者在品饮中观照到身心的变化,真是智慧啊,太神奇了。
从明白到亲身体验到,每一个真实的觉受都是一次拨开迷雾见阳光的过程,申时茶会的智慧源自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再读《禅修茶道简介》,再诵《禅修茶道百句三字经》,字字句句都变的鲜活,富有生命力。
祥健分享:刚刚听到“申时茶会”这个词的时候,感觉很好奇,因为一直以来对天干地支子丑寅卯甲乙丙丁,都是云里雾里掰着指头都数不清的,何谓申时?在这个时辰喝茶一定很特别吧?所以,期待着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茶会。本来以为因工作原因,会错过广州禅茶书院在茶人世家举办的这期申时茶会,没想到因山竹(台风名),茶会延期了,昨天终于有缘参与了茶会。
原来申时,又称哺时、日铺、夕食等(15:00-17:00),此时段人体的膀胱经当值,此时饮茶补水是全天最佳喝水排毒时间。俗语云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”,该谈正事了。申时茶品七道后,盘腿而坐,双目转闭,只觉身体所有的毛孔似乎都张开了,随着主持人的引导,从头到脚,再从脚到头,逐渐放松,只觉得身体内有一股气流在流淌,原来这就是“茶气”。这股气流慢慢地把体内的寒气逼出来,刚开始的时候,感觉毛孔尤其是膝关节散出来的都是凉凉的气息,随后,慢慢开始热汗淋漓,酣畅无比,紧绷着的太阳穴松弛下来,连日来的紧张感和疲倦一扫而光,头不疼身也轻了……终于感受到“申时茶”的“茶助道,身心轻”之妙用。
撰稿:祥小
摄影:祥小 左林 祥建
文字校对:祥文
禅修茶道网站网址 Website of
Chan Tea:
http://www.chanxiuchadao.com
推荐阅读
博山正觉寺禅修茶道简介
http://www.zhengjuesi.org/fileroot/2014dxcxjx00015/15897.html
欢迎茶山茶企合作举办禅修茶道班
http://www.zhengjuesi.org/fileroot/2014dxcxjx00015/12482.html